成人午夜精品福利视频-三上悠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-向井蓝被黑人中出的人妻-日韩精品中文一二三区

清華教授獨家解說園林養生之道

2017-07-04 10:01:19         來源:景觀前線     瀏覽次數:

  現代人越來越多地脫離自然而生活在人造環境中,許多人的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。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教授李樹華系統介紹了園藝療法,為人們展示了一條通過自然環境改善身心健康的新途徑。

清華教授獨家解說園林養生之道

  

  1.環境影響身心活動

  近年來,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進行的園藝療法試驗證明,綠色環境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益。

  臺灣大學張俊彥教授研究了自然環境對人腦波的影響。通過腦波測試,記錄了在靜態、半靜態、半動態、動態等各類行為活動中腦波的不同變化,證明了自然環境對人身心活動的影響。

  有學者研究了運動后在不同環境下脈搏的變化。在運動員劇烈運動后,分別讓其身處黃土地、草坪、園林中。對比后發現,身處園林綠地環境中,心理狀態恢復平靜的速度比置身黃土地可以快5分鐘以上。

  “在對人心理活動產生影響的所有感官中,視覺的作用占到70%左右。置身沒有綠色的廣場,與欣賞植物群落相比,給人的身心影響是大不一樣的。”李樹華說。

  2.園林改善人居環境

  如果將原生態的自然環境視為第一自然,將有人類活動參與的田園環境視為第二自然,那么人造的園林景觀則可稱為第三自然。

  在田園和園林中,人們既可動態游憩,又可靜態賞景,還能呼吸新鮮空氣,人們在與自然的良性互動中增進了身心健康。現代園藝建設可以兼具景觀美化、文化創造、休憩娛樂等多種功能,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環境。

  3.自然就意味著健康

  美國哲學家亨利·戴維·梭羅曾說,自然是健康的另一個名字。

  “我覺得人應該回歸自然。定期更新生活環境對我們的健康是有益的。”李樹華介紹說,“經常開車到郊外旅行、到鄉村體驗田園生活等,這是很好的接觸自然、更新環境的方式。”
 

編輯:dengzhuzhu

凡注明“風景園林網”的所有文章、項目案例等內容,版權歸屬本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者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風景園林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相關閱讀